南极科考雪龙2号大洋队投黑色仪器探测海洋深度电导率秘密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8日,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大洋队就在西风带开始投放抛弃式温盐深仪,进行水文环境走航调查,这也是大洋队首次开展考察作业。
本次南极考察将依托“雪龙”号、“雪龙2”号和考察站开展一系列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雪龙2”号实验室主任沈悦介绍,仪器探头在里面,里面是带着铜丝的,那一头跟海水形成循环,传输数据回来。获取到这个数据对“雪龙2”号考察有什么作用?沈悦表示,这片海域,走的这个航线里面,水的最基本的物理参数都有了。
负责该项任务的考察队员彭腾腾介绍,此次水文环境走航调查主要获取航线海洋温度、电导率和深度等数据,可以补充完善我国在南极重点海域重点断面调查之外的水体环境相关数据,为南极海洋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雪龙2”号大洋队队长陈超表示,该项作业顺利开始为大洋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大洋作业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除走航作业任务外,综合调查任务也将拉开帷幕。
搭乘着“雪龙2”号执行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考队员们,航行在南大洋上,并为抵达南极阿蒙森海后的大洋科考任务做着各项准备。记者介绍,当地时间2023年12月31日的凌晨五点,也是北京时间2024年元旦的0点海洋仪器。从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出发以来,“雪龙2”号一路向南。每航行一天,气温都会有所降低,从新西兰的18摄氏度左右,降低到了0摄氏度左右。目前是这里的夏季,所以虽然到了南极,但是体感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指尖上。此外,每航行一天,日出的时间前移、日落的时间后退,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现在已经迎来了极昼。船长说,北京时间1月4日左右,“雪龙2”号就可以抵达作业海区。
在现场,“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表示,现在这个船位大概在西经167度,往东走的线度,有一片伸出来的浮冰,这里面可能有冰山,航行这块区域的时候要加强注意。我们对气象信息关注更多一些,一直要调航线”号向更高纬度行进,网络信号越来越弱,大家也在努力适应与外界联络越来越少的生活,以及只有白天没有黑夜的作息规律。虽远离家乡,但每个人都对新的一年报以期待。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侯继灵表示,拍到各种冰川,拍到各种企鹅,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希望把这些对南极的探索精神也传授给孩子。
艉甲板上,一个黑色椭圆形仪器抛投入海,通过与之相连的铜丝,不断回传数据。这是抛弃式温盐深仪,主要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等数据。
为何要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考察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久新认为先得从海水讲起。海水在大洋中的流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大输送带,使得热量和物质在世界各个大洋中循环,成为调节全球气候系统的关键纽带。
“海水的温度防雷检测、盐度好比人的体温、体重,是物理海洋最基础的数据,直接反映海洋环境变化,影响着海水的流动。”史久新说。
灾难科幻片《后天》里,正是由于海水温度和盐度异常砂轮片,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突然减弱,大洋环流输送带停止,来自赤道热带地区的暖流供给中断卡通月饼模具,导致北半球气温骤降。
“全球大洋环流中井盖,最显著和最重要的海水下沉运动都发生在极地海洋中,成为大洋输送带的驱动器。”史久新进一步解释道,以南极沿海为例,下沉的高密度海水形成南极底层水,沿着海盆向北扩散,进入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史久新表示,海水温度和盐度决定密度,影响着海水下沉过程星和壹数字。如果极地海洋下沉过程减慢或停止,将对气候造成灾难性影响。
此次水文环境调查从西风带开始,纬度每隔0.25度投放一次抛弃式温盐深仪,预计投放70个。在彭腾腾看来,只有积累多年且连续的数据,才有可能从这些数据中解决相应的科学问题。
“这次南大洋走航期间开展水文环境调查,可为进一步开展南极锋面、南极绕极流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积累基础数据。”考察队员彭腾腾说。
本次南极考察将依托“雪龙”号、“雪龙2”号和考察站开展一系列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