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老农为毛主席代耕交公粮建国后2次获接见71岁为主席守灵

浏览次数: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4-01-18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病逝北京,享年83岁,消息传开后,无数百姓悲痛不已,默默为这位伟人哀悼,

  1975年下半年,他听说毛主席、周总理都已重病在身,很是担忧,风尘仆仆从延安跑到北京去看望两位领袖。

  听说杨步浩来了,病床上的毛主席、周总理很开心,很想再见一见这位农民朋友,然而,当时他们的身体状况都不乐观,因健康问题未能如愿。

  虽然如此,但他们并未冷落这位农民朋友,分别请朱德、王震两位老同志,替自己招待杨步浩,杨步浩这一次北京之行,同样很温馨。

  可令杨步浩没有想到的是,到了1976年,朱老总、周总理、毛主席3位人民的老朋友相继离世,这让他一下子很难接受,一辈子坚强的杨步浩,这一年流的眼泪,比前70年加起来都多。

  这位名叫杨步浩的老农究竟是何身份?为何来北京,毛主席、周总理会如此高兴呢?其实,他们已经相交30余年。

  杨步浩,陕北横山县人,出身寒苦,七八岁开始,就给地主家放牛,打长工,受尽剥削和,成年后,杨步浩娶妻生子,生活的重担,也全部压到了他一人身上。

  虽然起早贪黑忙碌一年,但地里的收成,大部分归了黑心地主,杨步浩一家,只能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是线年,陕北地区爆发一场极为严重的干旱,田里的庄稼几乎全部枯萎,收成不足往年一成,

  正常年景都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杨步浩一家,状况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好在一点,杨步浩年轻力壮,他用扁担挑着儿女,带着家人,出门逃荒去了。

  历尽千辛,杨步浩一家来到了延安县的一个小村庄,并在这里穷苦百姓的帮衬下落了脚。

  。浑浑噩噩中,时间来到了1935年,这年10月,结束长征的中央红军在延安落了脚,带领穷苦百姓打土豪、斗地主,很快,杨步浩也分到了八十垧地。

  从给人打工到拥有自己的土地,杨步浩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从小务农的他,本就是种地的行家里手,在他的精心侍弄下,很快就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

  ,这更让他的积极性更高,不仅操心自家的事情,也开始起带头作用,在村里搞起了变工互助,发展牲畜、组织妇纺、打井抗旱等事宜。不仅如此,为了让延安变得更加繁荣,他还主动回到衡山县,动员穷苦乡民移民到延安。

  侵华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虽然如此,但对延安的封锁包围,却从未停止过,为打破这种局面,延安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当听说毛主席、朱老总也要种地交公粮时,杨步浩吃惊不已,他们为穷苦人操碎了心,哪里还有时间种地?于是,杨步浩找到了延安县委,

  ,于是,延安县委把此事儿上报了毛主席。杨步浩的举动,让毛主席很感动,同意了让杨步浩代耕,并且亲自写信表示感谢。

  1944年秋收后,杨步浩赶着毛驴,将晒干的一石小麦送到了杨家岭,代毛主席缴公粮,也是这时候,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当毛主席问起他这样做的原因时,杨步浩讲起了自己的悲惨遭遇,泪眼朦胧的说:“

  ”。从这时候开始,他们便成为了朋友,二人时常见面,受毛主席影响,杨步浩的觉悟,也一点点提升,入了党,成了村干部,带着群众积极搞生产,渐渐成为模范带头人物。

  。也是这一年,抗日胜利,毛主席离开延安,前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得知这一消息的杨步浩是担忧不已,生怕毛主席有个闪失,时常跑到边区政府打听毛主席的消息,每当有飞机从头顶飞过,总以为是主席回来了……

  10月16日,毛主席终于回到了延安,这让杨步浩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想到毛主席在外奔波很辛苦,杨步浩与妻子商量后,将家里的三只鸡给送了过去补身体。

  ,并且送了他一条写着“与人民同寿”的绸缎和20万元的礼金,这让杨步浩感动不已,他没想到,同志们工作那么忙,还会记得他这个普通农民的生辰。1946年元宵节的时候,在杨步浩的提议下,他所在的川口区百姓,敲锣打鼓,把一块刻有“

  ”的匾额,送到了王家坪军委的院中。看到这一幕的毛主席感慨万千,在感谢众人后,

  。1946年7月,解放战争全面爆发,胡宗南对延安步步紧逼,战争的阴云,笼罩当地百姓头顶,然而这一些,并未吓退他们的革命热情。

  在组织的号召下,百姓们提前缴纳公粮,并开始为纳军鞋、做军衣,开始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更有无数青年,踊跃报名参军。

  于是,在杨步浩等人的集思广益下,发明了“地窖藏粮法”。1946年12月,杨步浩再次见到了毛主席,还亲自给毛主席演示,只见他轻轻松松挖了一个圆形的地窖,然后把谷草拧好围在周围,并用谷叶垫底,谷草封口,然后撒上土耙耱平整。

  。1947年春节,杨步浩再次去给毛主席拜年,因为杨步浩是劳动英雄,在延安有些名气,就想带着他一起离开,但被杨步浩拒绝了,

  1952年,杨步浩作为代表,参观北京的国营农场,因为思念毛主席,便给他写了一封信,

  。临别之际,毛主席还送了他一身崭新的灰布棉衣,二人合了一张影,给杨步浩路费让他回家,这使得杨步浩很是开心。

  1954年,在一次劳动中,杨步浩意外受伤,不能再干体力活,于是,他给毛主席写了封信,收到信的毛主席,给陕西政府写信,要求安排好杨步浩的生活,在当地政府的关照下,杨步浩进了种子公司。

  在这一职位上,年近50的杨步浩不顾劳累,经常深入农村宣传推广,并把自己丰富的经验,传授给农民朋友,得到百姓们一致好评。

  。也是因此,勾起了杨步浩对毛主席的思念,于是,他又提笔给毛主席写了封信:“

  ”。得到地方同意后,杨步浩带着小米、绿豆等特产,去北京看望毛主席,见面之后,主席依旧热情如故,设家宴款待,向他询问了许多延安的真实状况。

  浩劫来临后,杨步浩到了当地的“五一”干校当放牧员,每日早出晚归,年年被评为先进分子。

  后来,来延安学习参观的外国友人和国内游客越来越多,宣传红色延安的光辉历史以及革命前辈的历史事迹,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延安革命纪念馆建成后,杨步浩调到这里,把自己与毛主席、周总理等革命领导人的故事,讲给游客们听。

  ,传达了毛主席的问候,并表扬了杨步浩的工作,嘱咐他要保重身体。紧接着,便是1975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周总理,但因二人重病在身,改由朱老总、王震接见。。

  。于是,杨步浩立即奔赴北京,当看到躺在水晶棺中的主席时,他是痛哭不止,接下来的几天,他的脸上泪痕就没有消失过。

  送毛主席一程后,杨步浩回到家乡,这年12月,他撰写《红太阳永照心窝窝》,将自己与毛主席的交往详细地写了出来,并表示

  。1977年7月,延安暴雨成灾,已经72岁的杨步浩,带着老妻、儿孙,奔赴抗洪第一线,不幸被洪水夺去生命,汉服国趣闻趣事

 

Copyright 2017 尊龙凯时官方网址 All Rights Reserved